keichan

成年人的乐趣也就只剩想喜欢啥喜欢啥,想写啥写啥了。这个世界上除了敏感词屏蔽机制没有谁能阻止我。孤独患者。

【曹荀】譬如朝露

建安二年,许昌.

"文若,你怎么来了?"曹操看着眼前儒雅俊秀的男子,略有些诧异.在他印象中,除非自己有事和他相商,不然这个人是很少来找自己的.

"曹公最近行为异常,众人都担心你是否积劳成疾,所以托我来看看.不过我看,曹公气色其实好得很嘛,曹公的病,只怕是心病吧."荀彧看着曹操,似笑非笑的说.

"文若",曹操叹了口气,"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",他从桌上拿起一封信递给荀彧,"这是袁绍写来的,信中大骂我是汉贼,且有征讨我之意.言辞无礼,颇为傲慢."

荀彧看完,神色并没有分毫变化,他递还回书信,问到:"那么,曹公打算怎么办?"

曹操以手扶额,神情焦虑,"如今不讨伐他,是为不义;讨伐他,却又不敌,究竟怎么办才好,我现在也没有主意了."

"曹公",荀彧笑了,"世人皆以为曹公不敌,我却认为,曹公有四点胜过袁绍.

第一,袁绍貌似宽容其实内心狭窄,猜忌心极强,用人的时候总是怀疑他的用心;曹公却不拘小节,任人唯贤,这是您在气度上的胜利;

第二,袁绍优柔寡断,往往失去先机;曹公却当机立断,随机应变,这是您在谋略上的胜利;

第三,袁绍军纪宽松,法令不严,手下兵士虽多,肯为他送死的却极少;曹公法纪分明,赏罚必行,士卒虽少,却争先为您拼命,这是您在武力上的胜利;

第四,袁绍凭借主上的声名,靠玩弄小聪明以博取名誉,归附他的多是缺乏才能而喜好虚名的士人;曹公以仁爱之心待人,推诚相见,不求虚名,自己行动谨慎节俭,而赏赐有功的人却无所吝惜,投奔您的多是忠诚正直、讲求实际的士人,这是您在德行上的胜利.

您以这四点辅佐天子,讨伐不义之臣,谁敢不从?袁绍虽强,又有什么用呢?"

荀彧依旧笑着,然而淡淡的笑容中掩饰不住逼人的锐气.

曹操背着手走来走去,脸上阴晴不定,仿佛在犹豫着什么.

"文若",曹操突然开口,"我认识袁绍多年,他从小时侯就是那样,心气很高,能力却不足;志向很大,胆子却很小.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很向往古时的侠客之风,我们经常一起做一些游侠的事情.有一次我们打听到有人恃强凌弱,逼迫女子和他结婚,于是就在新婚那天溜进那家人的园子里,到晚上的时候袁绍故意在外面大喊:"有小偷!"等到客人们都跑出去看的时候,我就跑进新房,抽刀劫持新娘,然后跟袁绍一起往回跑,结果我们迷了路,袁绍掉进多刺的灌木丛里,怎么也爬不出来.我害怕有人追赶,急得不行,可是又没什么办法."许是想起往事,曹操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意,"后来我急中生智,在外面粗着嗓门喊:小偷在这里!袁绍慌乱中自己跳了出来,我们这才得以逃脱.

但是过了不久,他就派人来杀我...人这种东西真的很奇怪,明明那个时候还是要好的朋友,一转眼却又互相仇恨.有时候我在想,如果那个时候我自己跑掉了,可能一切在那个时候就结束了,可是有的时候我又觉得自己是对的.因为我们衣衫褴褛的在夜风中狂奔的时候,我明明是很快乐的...你能明白吗,这种心情..."

文若点点头,"我明白...但是曹公..."

"可是",曹操的脸上恢复往日的神色,"我和他,只有一个人能在这乱世间活下去.

我,或者是他.

所以,我必须击败他."

曹操的脸上浮现出锐利的杀气.

"那么,我明天就在朝堂之上,向大家表明我的决心."


建安五年,官渡.

"报丞相,军中粮草,仅有十日之余."

曹操挥挥手,表示知道了.

军曹慢慢退出去,面有疲色.

曹操见了,心中更添忧虑.八月出兵至今,已有月余.和袁绍连战数次,各有胜负.袁绍人多势众,不能强攻,军士长期征战,日渐疲惫.天气转凉,军中又无御寒之物,兵士返乡之情渐浓.如今更是粮草将尽,官渡眼看不能保.几次想撤兵退回许昌,终究下不了决心.

曹操站在营口,眺望远方,隐约在期盼着什么.

不远处尘烟渐起,骏马还未立稳信使已翻身下马"报丞相,荀令君急函."

曹操精神一振,接过书函,即刻拆启.

那么熟悉的字迹,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想起来.过于整齐的小楷,一笔一划都写得清清楚楚,一丝不苟,如同他的为人,无懈可击,却总是淡淡的,礼貌有余,热切不足,带着几分恰倒好处疏离.

自己是讨厌被人看穿的,和人走得愈近,处境就愈发危险.越是亲近的人,伤害你的时候就越痛.这种感觉,在张邈身上已经深刻的体会过了.

所以才会有今天的性格,即使被说成喜怒无常,肆意妄为,可这是多年来被证明是最安全的生存方式.在乱世里想要活得长久,就不能和人走得太近.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.

可是这个人不同.他不紧不慢的跟在自己身后,提醒着自己调整步伐以适应这个时代变化无常的节奏.明明身处千里之外,却总能看穿自己的心思,看到自己面临的处境.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养成了跟他写信的习惯,遇事总是第一个想起他,想听他的建议,想早点看到他的回信.即使身处兵临城下的危机,他的信总是可以让人安心.文若和奉孝不同,奉孝可以保证赢得眼前的战争,而文若总是仰起头来,看到很远以后的事情.有时候他就象一个可怕的巫师,准确的预言着所有人所有事的结局.

明明厌恶他的淡定,却又不自觉的依赖着他.

依赖着他的眼光,依赖着他的坚韧,依赖着他的镇定.

或许自己也依赖着他,指引自己走向这场战争的终点.

曹操合上书函,面有喜色.

"传令下去,所有人坚守死战!今日官渡,看我以一挡百!"

冬十月,曹操大破袁绍.

次年四月,复胜袁军于仓亭.

建安七年五月,袁绍因兵败惭愤,呕血而亡.

 

"文若,你为什么又压下了我的表文,拒绝朝廷对你的封赏?"曹操大踏步走进荀府,气急败坏的说.

"我没有上过前线,哪里有什么功劳?今天的太平是大家用性命换回来的,我荀彧现今能在许昌城内过安稳日子,已经很幸福了,哪里还能接受赏赐?"荀彧淡淡的微笑着,神情如同往日.

"文若."曹操以少有的认真看着荀彧,"自从和你共事以来,朝廷之上你和我共同辅佐君王,向我推荐人才;营帐之中你为我出谋划策,密谋成事.象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.你说你没有直接参与战争,所以没有功劳.我却认为你在许昌城内左右调解,立保朝政安稳,天下的安定,你的功劳犹胜于我.有你在的许昌,就是我最大的依靠.如果你这一次依然拒绝的话,你认为我以后还能用什么来报答你的功劳呢?"

荀彧看着曹操,后者的脸上浮现出诚挚的神色,于是荀彧笑了.

"那么这一次,我就接受了."

权势也好,财物也好,声名也好,其实这些东西,我完全不在乎.

我只是希望有一天,你还能象今天这样,记住我为这个江山所做过的事情.

哪怕只有一件也好.


建安十七年,秋天.

董昭于朝堂之上提出给曹操加封九鼎,荀彧毫不留情的提出反对.唇枪舌剑之间曹操一直目视远方,似乎一切均与己无关.然而深知曹操的荀彧心里明白,这个人如同深水一样,表面上愈平静,内心就愈汹涌.

所以当下朝时曹操从背后叫住他的时候,荀彧毫不惊异的停住脚步.

"明公有事要跟我说么?"

"文若,你看."

顺着曹操的手指,荀彧只看到一颗露珠在草叶上滑动.

"文若,你说,一滴水要怎样,才不至于干涸?"

"恩,使之归之于河流."

"那么你为什么不顺势汇入洪流之中,却要坚守在这小小的草叶上呢?"

荀彧笑了,神色坦然.

"人生如白驹过隙,欲留之而不可得.我荀彧年五十,五十年间,受汉之教化,食汉之禄,受汉封赏,实不敢背汉.今日明公之光辉有如旭日东升,那么我宁可作为朝露,消失于明公的光芒之中."

"文若",曹操轻声说,"自从你投奔我以来已经过去了二十一年,这二十一年来,我一直将你看作我的老师.你的每一条计策,即使我没有采用,我也从来不认为你是错的.可是今天,你为什么要把我陷进这样左右为难的僵局之中呢?"

"明公",荀彧叹了口气,"我听说人年五十,不称夭寿.我今年刚好五十,年少的梦想,能实现的均已实现,不能实现的,也不能强求了.如果没有遇到你,我可能早已死在乱世之中,或者谗臣小人的阴谋之下.能遇到明公你是我荀彧今生的幸事,所以死什么的,我已经完全不惧怕了.我只希望在死之前,还能最后一次坚持自己的信念而已."

"文若",曹操的眼中竟闪过一丝软弱,"其实我..."

"明公",荀彧突然提高声音说,"你认识我二十余年,可曾见荀彧已决定的事,有改变过?"

曹操迟疑了一下,最后还是拂袖而去.

荀彧看着曹操远去的背影,嘴角浮起一丝苦涩的笑意.

明公啊,这么多年来,你还是不了解我...汉也好,魏也罢,我在乎的,又岂是这些虚名?我只希望将来有一天,你能明白我今天的心情...


深夜,夫人从梦中惊醒,却发现文若呆呆的坐在桌前,案头烛火通明.夫人披衣起身,发现文若手里握着白天接到的旨意.夫人一惊,轻轻的问道:"皇上...说什么了? "       

文若一怔,转头看到是夫人,神色顿时缓和下来:"圣上让我前往谯县劳军,我已吩咐下人替我准备行李,明天早上就出发."

"明天就走?你为什么不告诉我?"

"夫人终日操劳,辛苦了.我不愿让夫人为我担心."

"可是这么多年丞相征战都没让你去过,为什么这一次突然要你去劳军?难道...难道和前日封王的事情有关?"

"夫人",文若微微一笑,握住夫人的手."孙权乃丞相劲敌,让我去江南只是想多一人出谋划策,而且我也有点想念公达,想去探探他.夫人请不要再为我担心了.夜半天凉,夫人还是去歇息吧."  

打发走夫人,文若看着桌上的圣旨,苦涩一笑.

"主公,你终于不愿再让我留在你身后了么?"

这位主公自然不是许昌城里高高在上却郁郁终日的那个男人.此时此刻文若心里所想的那个人曾经和他是那么接近,然而却终究一天一天不可阻挡的远去了.


建安十七年冬,寿春城.

荀彧坐在床上,旁边是曹操刚谴人送过来的食盒.自从他因病在寿春修养,曹操偶尔还是会派信使过来,但是书信中已不谈战况,只是不咸不淡的问着他的病情.荀彧这么多年来头一次这么清闲,他也乐得抛开事务,专心养病.天气好的时候,也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,但是言辞日渐稀少,到最后,几乎完全沉默了,只是整天翻阅这么多年来曹操和他往来的书信.

二十余年来的书信,堆起来有厚厚一叠.荀彧不厌其烦的一页页反复翻看着.

官渡时的进退维谷,奉孝死时的悲痛欲绝,安众时的信心十足,平四州时的踌躇满志.

他仿佛又看到第一天见到曹操时,那个人急急忙忙从房子里跑出来,衣衫不整,发履凌乱,文若心里想:难道我千里迢迢跑来追随的,就是这样一个人吗?

然而那个人象个孩子一样大笑着抱住他,说:你就是我的张子房啊!

那天文若走了很远的路,浑身酸痛,曹操是个武将,力气很大,抱的很紧,紧的快要喘不过气来,午后的阳光很辣,晒的人头晕.

文若靠着曹操的肩膀,恍恍惚惚的想,那么,就是这个人了吧.

他突然有股冲动再给曹操写封信.他挣扎着起身,翻出纸和笔,他想写很多事,他想写刘表初定,孙权犹在,封王之事尚不成熟,还需三思;他想写孙权并非等闲,江东即刻不可得,不如早日归去,再作打算;他想写许都内百废待新,宜重用青年才俊,兴隆礼学,以教化治人.他想写这二十一年来荀彧虽无甚功劳,但也问心无愧.   

他想告诉曹操,这么多年来,他从来没有后悔过.

手中的笔触在宣纸上,墨迹慢慢的渲染开去,直到在纸上留下触目惊心的一团黑.

他终于还是什么都没有写.

多年来的书信被抛入火炉,付之一炬.

只剩余烬.


文若的死讯很快就传到了前线,然后传到了东吴,孙权又写信告诉了刘备.

刘备看了半日,最后说:这老家伙不死,天下终是不能太平的.(此处有曲解)


文若,今天又有人劝我去做魏王,你怎么看,还是反对吗,文...

曹操突然沉默,之后勉强一笑.

我忘记了,原来你已经不在了.

评论(4)

热度(11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